• 育禾婦幼中心2F大廳
  • 育禾婦幼中心1F櫃台大廳
  • 育禾婦幼中心2F陪產家屬休息區

媒體報導

【媽媽寶寶】奶瓶買幾支?買什麼材質?搭配什麼材質的奶嘴?

原文



寶寶出生後,會用到的產品種類非常多,如果不是親餵的寶寶,那麼,奶瓶奶嘴與消毒鍋將可說是重中之重,因為是寶寶獲取營養的唯一管道,不只要確保管道暢通(奶瓶奶嘴),更要重視管道的清潔消毒(消毒鍋),才能讓寶寶安全地喝進營養,健康成長。

6點.思考奶瓶奶嘴怎麼選?

面對各式各樣的奶瓶奶嘴,父母該如何挑選才好呢?不妨從以下思考點切入,相信多少能先理出個頭緒!

1.容量與數量

育禾婦幼中心嬰兒房護理長李儒璇表示,就新生兒的普遍需求來看,基本上,準備「4大2小」,即4個240ml的跟2個120ml以下的奶瓶。當然,如果確定是要自己帶且親餵的母乳寶寶,備妥1大1小的奶瓶也足夠;還不知是否要餵母乳,先準備2個小奶瓶。若在滿月後,寶寶要請人照顧或送托嬰中心,再視需求酌量添購,避免接送寶寶時,還要拎著奶瓶增加麻煩。

她建議,兩個小容量的奶瓶可考慮選購玻璃材質,在奶量還不多的新生兒時期,由照顧者餵奶時使用。

2.奶瓶材質

李儒璇護理長指出,目前市面上常看到的奶瓶材質,以玻璃、矽膠與PPSU等三種為主,選購前,先了解3種材質的特色:

.玻璃

玻璃材質的奶瓶透明度高、好清洗、不易刮傷,耐熱度較高,相對沒有化學物質影響健康的隱憂,往往是新手父母購買奶瓶的第一選擇!然而,有重量的玻璃奶瓶並不適合外出時攜帶,且容易打破,「較適合新生兒時期或在家由照顧者餵食時使用」。

她提醒,玻璃材質的奶瓶在栓奶嘴蓋之處容易破損,一旦有缺角,就會有玻璃碎屑,不僅在清洗奶瓶時容易割傷手,也容易掉入瓶中跟牛奶和在一起,「多留意奶瓶此處是否有缺角,一發現有缺角,務必立即更換奶瓶」。

.矽膠

近年來,矽膠變得非常流行,也運用於製作奶瓶。瓶身柔軟是矽膠奶瓶的特色,不怕擠壓,且重量較輕,不用擔心會摔破,耐熱溫度也多能達到120℃。李儒璇護理長表示,「矽膠奶瓶毒性低,不用擔心隨著消毒時間久而釋放有毒物質」。由於重量輕,易於攜帶,適合外出時使用,或當寶寶年紀大一點,可自行拿著奶瓶喝時使用。

.PPSU

塑膠奶瓶攜帶方便,材質輕,不易打破,讓不少父母樂於選購。統稱為「塑膠」奶瓶的材質包括:PC、PP、PES、PPSU等,但PC材質的奶瓶因為在高溫下容易釋放雙酚A,目前已經禁用。如今,塑膠奶瓶最常使用的塑料材質為PPSU,具有耐熱性高,不易碎裂,不含雙酚A、材質輕等特色。她指出,「PPSU易有刮痕,常常細小到不容易被看見,當有刮痕時,就容易有藏汙納垢的危險,建議至少3至6個月要更換,若是有明顯可見的刮痕,則立即更換」。清洗時,建議使用不傷瓶身的奶瓶刷,如:海綿刷。

3.瓶口大小

李儒璇護理長指出,寬口瓶比較能給寶寶像乳房的感覺,在沖泡時,比起窄口瓶,更為方便將奶粉倒入瓶中。「有的配方奶不是粉狀,而是塊狀,將奶塊放進寬口瓶會比窄口瓶更容易」。

4.奶嘴材質

市面上常見的奶嘴材質多以矽膠與乳膠為主,李儒璇護理長指出,「乳膠材質柔軟有彈性,與乳房的觸感相似度高,但遇高溫易乳化而變質。與乳膠相比,矽膠的材質較硬、耐熱度高、不易老化。基於奶嘴需要高溫消毒,加上乳膠存有氣味,寶寶不一定能接受,建議使用耐高溫、沒有特殊味道的矽膠奶嘴」。

5.奶嘴孔洞形式

奶嘴常見的孔洞形式以圓孔型和十字型為主,「寶寶的吸吮能力需要訓練,剛出生的新生兒還不一定會吸吮,使用圓孔較不費力,流速約1秒1滴,適合讓寶寶訓練吸吮能力」。

她補充,吸吮十字孔的奶嘴時,需要正確含著且吸起來較費力,等到寶寶有相當的吸吮能力,有較強的口欲且喝奶量較大時,再考慮更換使用。或是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也適合更換十字孔奶嘴。

6.奶嘴尺寸

奶嘴尺寸依流量大小可分成S、M、L三種尺寸,李儒璇護理長表示,「剛出生的寶寶適用S尺寸,隨著月齡增加可進階更換,通常4至7個月大時可換M尺寸。建議觀察寶寶喝奶時間,如果喝奶時間長(一餐約20分鐘)且費力的話,可從S換到M,先買一個試試,看寶寶的喝奶狀況是否有改善,然後再將其他奶嘴一併更換」。

她提醒,父母不要自行將奶嘴孔戳大,萬一奶水流量變大讓寶寶來不及吞嚥,很容易嗆到而發生危險。

使用奶瓶奶嘴3提醒

對寶寶而言,奶瓶奶嘴是很重要的用品,正確使用才能避免寶寶吃不好,甚至吃進營養的同時,也把病菌吞下肚。李儒璇護理長有以下提醒:

提醒1.使用防脹氣奶瓶還是要拍嗝

不少寶寶有脹氣的問題而影響食欲,廠商也很貼心的推出防脹氣奶瓶,幫助父母解決問題,「喝奶多少會吸進空氣,但有的寶寶容易脹氣是體質問題,建議還是在餵奶的過程中,適時幫寶寶拍嗝,以奶量60c.c.為例,大約喝20 c.c.至30c.c.時,先暫停餵奶,幫寶寶拍嗝,待氣排出後再餵奶」。

提醒2.適時更換

李儒璇護理長指出,奶瓶奶嘴是消耗品,應適時更換,不論使用哪一種方式消毒,都會造成耗損,通常會建議3至6個月要更換。奶瓶若有刮痕,奶嘴有破損、變形或變色,則立刻更換,避免滋生細菌。由於寶寶的喝奶量各有不同,可能不用等到更換奶嘴,就因奶量增加需要較大尺寸的奶嘴,她建議,換較大尺寸的奶嘴,不要一次全部更換,先買一個試試。

提醒3.喝完隨手洗避免奶垢附著瓶身

由於大部分的父母會將洗過的奶瓶集中進行消毒,可是李儒璇護理長提醒,「喝過的奶瓶最好先用奶瓶清潔刷刷瓶身並沖洗乾淨,以避免奶垢附著在瓶身,等到要洗時,因不容易清潔而要特別刷洗,反而容易刮傷奶瓶,縮短使用時間」。洗好的奶瓶先放在一旁,等到累積一定數量再送進消毒鍋。

她提醒,洗奶瓶時,一定要先拆開奶嘴、奶嘴蓋、奶瓶,把瓶中剩餘的奶渣倒掉,再進行清洗。「特別是奶嘴頭的細微處與瓶蓋螺紋處,如易卡住奶水,需要使用奶嘴刷或棉花棒刷洗。若是奶瓶有特殊造型,更要注意各個角落是否有洗乾淨,因此,建議父母買清洗方便的奶瓶奶嘴,避免清洗不易而藏汙納垢,給予病菌孳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