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禾婦幼中心2F大廳
  • 育禾婦幼中心1F櫃台大廳
  • 育禾婦幼中心2F陪產家屬休息區

媒體報導

【媽媽寶寶】自然產&剖腹產.正在待產的妳需要知道哪些事?

原文出處: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special/articles/3065
文/高凡淳.李藹芬 


當因出現產兆,而進入醫院準備生產的媽媽,除了須忍受子宮收縮的痛,這時醫護人員也會在產婦身上裝儀器。這時,產婦內心是不是想著:我需要做哪些檢查?而準備進行剖腹產的產婦,須前一天就入院準備,並做好麻醉事前準備。這些準備,需要注意的地方又有哪些呢?
 
 
自然產
 
Q 入院後,我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育禾婦幼中心產房護理長姜憶芬指出,經由醫師或護理師內診評估將產婦收入院待產,通常會請產婦換上待產服與戴上識別手圈、確認生命徵象、抽血、驗尿,並打上點滴補充水分或讓乙型鏈球菌呈陽性的產婦接受預防性抗生素的治療,放上胎心監測器監測胎心音與子宮收縮狀況,還需要內診檢查子宮頸擴張情形與子宮頸的厚薄度變化,評估是否需要使用藥物加強子宮收縮的強度。然後,進行例行性問診,內容包含產婦妊娠史、過去病史、寶寶父親資料、有無服用藥物、接種疫苗或篩檢等與母胎健康相關之問題。
 
 
Q 我一定要一直綁著胎心監測器嗎?
姜憶芬護理長表示,通常以胎心監測器觀察30分鐘至1個小時,若胎心音變異性佳且在正常範圍內(110次/分~160次/分),可讓產婦下床在周遭活動或坐在生產球30分鐘至1個小時,甚至2小時,然後請媽媽上完廁所後,再躺回待產床協助裝上胎心監測器繼續觀察。若是已破水的產婦,如胎兒心跳穩定,且經內診確認胎頭已固定,一樣能夠下床走動或是坐在生產球上活動。
蘇國銘醫師補充,「在胎心音穩定的前提下,暫時不裝胎心監測器的時間以不超過1~2小時為限」。
 
剖腹產
 
 
Q 入院後,我需要進行哪些例行檢查?
姜憶芬護理長指出,入院後,除了填寫相關資料與簽署手術麻醉同意書,同時,也會進行術前例行性檢查,包括:抽血、驗尿、量測血壓、體溫等,抽血的同時,會先打上靜脈留置針建立點滴管路,之後,再視實際狀況接上點滴。還有裝上胎心音監視器觀察產婦的宮縮與胎兒的心跳約半小時,如果產婦是因胎位不正而接受剖腹產,需要進行超音波檢查,再次確認胎位,並以檔案做為申報健保的佐證。
因應隔天的手術,需要進行皮膚準備,即剃除下刀位置的毛髮,以減少手術後的感染,也增加貼美容膠帶的密合度。另外,必要時,會由麻醉科醫師進行麻醉評估。
 
 
Q 手上的飾品拿不下來,該怎麼辦?
由於手術時可能需要電燒止血,為避免身上的飾品導電,姜憶芬護理長提醒,「剖腹產的產婦術前應將身上的飾品通通取下,若真有拿不下來的,護理人員會用布膠或是手套包起來」。如果口中戴有金屬矯正器,無法取下,「就不用電燒方式處理」,還有「身上不要塗抹乳液,這也會造成導電,增加手術危險」。
她提醒,「生產時,產婦最好素素的進產房,現在有不少產婦做指甲彩繪,因剛做而捨不得在術前卸掉,但這樣會影響透過指甲觀察血色,因在監測心血氧時,夾子必須夾在食指上,將會因為指甲上的彩繪凸起物而影響準確度」。


完整訪談請看: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special/articles/3065